的药用价值: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以果实入药,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。的功能是温中散寒、降逆止呕。常应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病、呕吐,或泛酸吞酸,以及脾虚胃寒引起的肚腹冷痛、肠鸣泄泻等症,尤以止痛与止呕的功效更为显著。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吴茱萸所含的多种成分具有镇痛作用;吴茱萸还具降压作用,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,且与组胺释放有关;吴茱萸次碱分解所得的芸香胺对子宫有收缩作用;其挥发油具有健胃驱风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作用;煎剂对霍乱孤菌有较强抑制作用,对铜绿假单胞菌(绿脓杆菌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。
大叶:茎枝呈方柱形,直径1.1~5mm。表面灰棕色至棕色。两侧有较深的纵沟,被褐色毛,尤以节部及钩端多,钩长1.7~3.5cm,与茎着生成(120)~130~140°角,钩向内深弯成长圆形或圆形,末端膨大成小球,断面髓部多中空。显微鉴别:茎(直径3mm)横切面:四方形,木质部两侧向内呈弧状突出,表皮角质层具纹理。表皮具单细胞及多细胞非腺毛,长70~874μm,常可见螺状纹理,皮层外侧为3~4列色素细胞层,中柱鞘纤维连接成环,韧皮部厚约57μm,射线不明显。髓部中央有空隙。皮层内侧细胞含有草酸钙砂晶及簇晶。大叶钩藤的叶含钩藤碱、异钩藤碱、去氢钩藤碱A及去氢钩藤碱B。
,中药名。为楝科植物灰毛浆果楝的根、树皮或叶。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及云南等地。具有祛风化湿,行气止痛之功效。用于感冒发热,疟疾,痢疾,脘腹绞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烫伤,皮炎,外伤出血。别名:软柏木、大苦木、假吴萸、鱼胆木、串黄皮、假茶辣、鱼苦胆、山黄皮、老鸦饭、亚洛轻、石岩青、亚罗青、野胡椒、抱鸡婆、老鸦树、罗汉香、白酒药、野白腊。主治:用于感冒发热,疟疾,痢疾,脘腹绞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烫伤,皮炎,外伤出血。
,中药名。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。其苦,寒;有毒。有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之功效,常用于火毒蕴结,乳蛾喉痹,咽喉肿痛,齿龈肿痛,口舌生疮。入药部位: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。性味:苦,寒;有毒。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功效: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主治:火毒蕴结,乳蛾喉痹,咽喉肿痛,齿龈肿痛,口舌生疮。使用注意: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。炮制方法:除去残茎及杂质,浸泡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本品呈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。外表皮棕色至棕褐色。切面皮部浅棕色,木部淡黄色。有豆腥气,味极苦。
为多年生植物。块根肥厚,长椭圆形,黑褐色。茎缠绕,长2-4米,多分枝,具纵棱,无毛,微粗糙,下部木质化。叶:卵形或长卵形,长3-7厘米,宽2-5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近心形,两面粗糙,边缘全缘;叶柄长1.5-3厘米;托叶鞘膜质,偏斜,无毛,长3-5毫米。花:花序圆锥状,顶生或腋生,长10-20厘米,分枝开展,具细纵棱,沿棱密被小突起;苞片三角状卵形,具小突起,顶端尖,每苞内具2-4花;花梗细弱,长2-3毫米,下部具关节,果时延长;花被5,深裂,白色或淡绿色,花被片椭圆形,大小不相等,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,果时增大,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,直径6-7毫米;雄蕊8,花丝下部较宽;花柱3,极短,柱头头状。果:瘦果卵形,具3棱,长2.5-3毫米,黑褐色,有光泽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白色吴茱萸苗灌溉与排水: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。在自然降水不足时,就要进行人工浇水。一般植物需要水分的时期,是茎枝急速生长期限。花、果类植物,在开花期及果熟期一般不宜灌水,否则容易引起落花落果。当雨水过多的时候,要及时进行排水。尤其是对根及地下茎类植物更应注意,否则易引起烂根。多年生用的植物,为了能够安全越冬,不致因冬旱而造成冻害,应在土地结冻前灌一次“封冻水”。吴茱萸苗价格施肥: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,也就是指农家肥和化肥两大类。有机肥包括为畜粪尿、饼肥、厩肥、堆肥、火土灰以及绿肥等,其特点是肥效慢而持久,养分完全,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,能改善土壤结构。一般都作基肥使用,以供应植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。
电话:15296087188(张经理) | 13597227769(梁经理)
邮箱:651875411@qq.com
网址:www.gxwuzhuyu.com
地址: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中山大道南山路公务员东片区10幢1层商铺21号